
【國際財經情事 - 期貨小咪整理分享】
- 董座劉連煜:期交所三足鼎立 連結國際
- 兆豐條款出爐 出事須速報主管機關
- 牛頭牌沙茶醬 涉逃稅7千萬
- 中石化傳收購伊拉克石油商
- 中資想娶芝交所 CFIUS點頭
- 中西貿易戰 陸準備針鋒相對報復
- 歐盟金援上億歐元 誘北非國家緊縮門戶阻難民
△ △ △ 在發行日本東証期貨、印度50期貨後,明年期交所將趁勝追擊,再推出美國道瓊、標準普爾(S&P)500期貨,由於美國開盤時間跟台灣正好相反,因此為了達到連結國際市場,期交所已經研議在明年5月中時啟用盤後交易,以便讓投資人可以在美股開盤時間,交易期交所發行的道瓊期貨、甚至台指期的交易。
短期內將以發展盤後交易平台為主,許多國外期貨市場交易時間均超過20個小時,提供幾近全天候的交易平台,期交所為提昇國際競爭力,提供交易人更長時間的避險及交易管道,近年來已逐步、漸進地延長交易時間。
未來期交所將於一般交易時段收盤後一段時間,開啟盤後時段交易,盤後交易時間一律交易至隔日凌晨5時。上線初期將掛牌臺股期貨、小型臺指期貨、臺指選擇權、人民幣匯率期貨及選擇權及其他匯率商品,並可望再加入新的國外知名指數商品,如道瓊或標準普爾(S&P)500股價指數期貨。△ △ △
董座劉連煜:期交所三足鼎立 連結國際
中時電子報作者許庭瑜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 – 2016年12月16日 上午5:50
工商時報【許庭瑜╱台北報導】
台灣期貨交易所於1996年12月籌備成立,到今年正好滿20歲,並締造許多佳績,從一開始只有台股期貨、台指選擇權,到現在還有匯率期權商品、國外指數期貨。期交所董事長劉連煜表示,未來將會以三足鼎立的大方向,繼續邁向下個20年。
劉連煜說,20周年,是期交所、台灣期貨市場重要里程碑。回顧過往20年,展望未來,期交所將有諸多重大性變革,不僅是臺灣期貨市場接軌國際市場交易的最佳展現,也將為臺灣資本市場帶來全新面貌。
此外,在獲利提升之餘,期交所也不吝做公益,食(實)物銀行、復康巴士、教育部教育儲蓄專戶及贊助偏鄉弱勢足球、排球公益體育等社會責任活動,亦不遑多讓。
過去期交所是以台指期貨、台指選擇權等國內股價指數商品為主力,不僅交易量蒸蒸日上,更吸引外資、國內法人的積極參與。不過隨著國際市場連動越來越緊密,近年黑天鵝又頻繁出沒,加上投資人不斷成長跟精進,期交所開始轉型,並於去年7月起陸續推出匯率商品、跨國指數期貨,讓台灣期貨市場不再僅限只能連結國內股票,而是跨足到國際市場上,也翻開期貨市場新的一頁。
經過20年的努力,目前在全球78家交易所中,期交所為排名為第19大的衍生性商品交易所。劉連煜認為,「成績不錯,但可以再更好,目標自然還是進入前15名之列。」而對於期交所未來的規劃藍圖,劉連煜則提出3大方向,包括立穩「三足鼎立」發展策略、推動盤後交易平台,以及交易系統的更新。
相輔相成 商品規劃三足鼎立
劉連煜指出,在20周年之際,期交所確立未來商品規劃的「三足鼎立」發展策略,包括國內股價指數類、匯率類,及境外指數類商品等三大主軸。
劉連煜解釋,過去台灣期貨市場發展軌跡,是以國內股價指數類商品為基礎,並逐步擴展至其他非指數類商品。而衡量到全球衍生性市場無疆界之發展趨勢,各項匯率期貨商品、引進境外知名指數商品,可發揮金融進口替代功能。
從商品層面來看,目前國內股價指數商品涵蓋範圍從台指期、台指選擇權、個股期貨及選擇權、ETF期貨及選擇權等;匯率商品則有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及選擇權、歐元兌美元匯率期貨、美元兌日圓匯率期貨。境外指數商品目前僅有東証期貨、印度50期貨,但在明年美國道瓊期貨、標準普爾(S&P)500期貨上路後,該族群將更為完整。
國際化 盤後交易明年5月啟用
劉連煜指出,盤後交易已是國際趨勢,鄰近交易所如日本交易所、新加坡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均已推出盤後交易,臺灣期貨市場順勢推出,將有助於市場國際化。